济南市推动“第一书记帮村”变“派出单位联村”
在“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中,济南市有23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帮扶一线,他们在乡村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背后也有各级派出单位的倾心支持和大力保障。今年以来,济南市出台派出单位、区县、街道(镇)支持保障第一书记工作17项任务清单,有序开展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
在“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中,济南市有23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帮扶一线,他们在乡村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背后也有各级派出单位的倾心支持和大力保障。今年以来,济南市出台派出单位、区县、街道(镇)支持保障第一书记工作17项任务清单,有序开展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
以“第一责任”激发“头雁效应”。镇党委书记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靶向发力,高位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方向正、措施实、成效显。一是立足实际定航向。聚焦基层工作重难点,将“五员共治”“联村共建、抱团发展”作为年度党建亮点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
立冬已过,气温日渐走低,冷空气活动逐步频繁,为扎实筑牢民生保障防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望江镇迅速启动“暖冬守护”专项行动,以“早谋划、早排查、早服务”的姿态,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全力保障乡村群众安全越冬…
一排排大棚整齐铺展,一垄垄药材苗茁壮成长,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幸福村膏药铺湾,正崛起一座“中医药文化+农文旅”的示范湾。近日,武汉市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膏药铺湾参观时,对“国企联村”项目取得的成效一致给予好评。
近日,联合乡村振兴包联村——可镇定相营村委会召开专题恳谈会,聚焦工会助力乡村振兴核心任务,县总工会相关领导、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及村民代表共话发展、共解难题。会上,包联村负责人介绍了村委会产业现状、特色…
当淄博市张店区马尚街道13个村(社区)的集体年增收实现突破,当“4050”人员在家门口找到月薪4000元的工作,这场由星河街·童鑫与鑫马吾悦广场点燃的共富之火,早已超越了“分钱分红”的浅层意义。其深层价值在于,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联村共富,探索出一条“资源变资产、
10月27日,夜幕下的星河街·童鑫灯火璀璨,商铺里游客络绎不绝;鑫马吾悦广场里,首家入驻的Tims咖啡香气氤氲,往来市民笑意盈盈。很难想象,这两处淄博主城的消费新地标,正悄然撑起13个村集体的"钱袋子"。从村集体资产闲置到每年稳定分红,从村民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
制定并印发整治实施方案与参考标准,明确任务与责任。建立由乡村振兴岗牵头,联合12个部门组成的4个督导组,实行日常巡查与季度观摩评价机制,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包村干部带队深入一线,重点整治村容村貌、垃圾治理、路域环境等,排查并清理村边界、河道交界处等“三不管”区域
10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村企对接会”——全市农文旅和直播电商企业与农村片区结对共建现场会在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火热举行。来自全市的农文旅、直播电商企业代表与农村片区负责人齐聚一堂,以一场“沉浸式”的现场对接,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共绘村企融合新图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深入推
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实践中,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打破村级行政壁垒,创新“跨村运营”模式,通过成立汕尾市首家联村带农强村公司,推动7个相邻村庄从“物理相邻”实现“化学融合”,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联动、村民共富的基层改革新路。2024年,实施该模式的仁家、大
用乡村破圈的“文旅流量”涵养青年创业的“归属留量”。借着“千万工程”东风,绿水青山逐渐成为一片可沉浸、可创造的场域。让青年看见乡村、热爱乡村并扎根于此,关键在于破除人才流动的无形壁垒,塑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发展机遇。要拓宽入乡途径,从高校院系联村的实习实践平台,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 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坚持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农民主
镜头前,张兵带领村委会工作人员,手中捧着刚从田间采摘的羊角蜜。不久前,在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新桥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正在火热进行。这场看似普通的助农带货,却是“拾壹联村”品牌走向市场的起点,也是张兵带领乡村探索振兴新路的又一个缩影。
在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的23个乡村中,新桥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2001年,25岁的新桥村女孩张兵还是村里一名代课教师。如今,张兵已成长为新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奉贤区党代表。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政府国资委,大力实施“国企联村”行动五年计划,推动16家市属国有企业与64个农村联合党委结对,累计投入资金4.89亿元,兴建产业项目85个,带动281个村集体年均增收近10万元。为进一步推动“国企联村”工作提质增效,现开设“国企联村·强
文化建设是价值与精神的塑造,具有凝聚精神内核、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社会治理、守护民族根脉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临渭区人民检察院以检察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区域文化建设,为检察工作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支撑和坚强保障。